《南巷的海》拍摄地点在靠东南的一座小海岛上。
岛上旅游业没怎么开发,还是原汁原味的模样,别说酒店,超市也只有一两家当地人开的小卖部。
剧组租了当地人的房子,临时当做拍摄期间的居住地。
林早冬来的早,分到一幢红砖房,里面一楼住着一位上了年纪有些耳背的奶奶。
和奶奶问过好,行李留在二楼空的两间房里,林早冬选了靠右边的房间。
吕常摸出一条中华打交道去,林早冬打算在岛上逛一逛。
小岛不大,偶尔吹过腥咸的海风,半个小时就能沿着石砖小路走到看见海的地方,脚底的沙滩是粗粒的,踩上去滚动着摩擦出细微的动静。
林早冬挑了根倒着的枯木坐下,拍了不少照片,直到远方灯塔亮起黄光,才起身返回。
吕常这会已经和剧组到的工作人员混熟,留了几块小鱼干给他,“看海去了?”
林早冬点点头,他是北方人,没怎么看过海,新奇的很。
这股新鲜劲一直维持到了几天后的剧本围读,林早冬才遗憾地停下每天散步、看海的日程。
围读第一天主创团队除了还在国外看秀的路今,基本到齐,聚在岛上唯一一处玻璃房子里。
玻璃房就建在海岸边,除了左边那块是石砖砌的,其余墙面都是各种颜色组合的玻璃拼接而成。
林早冬没经验,在里面坐着没什么感觉,按部就班地和任一飞梳理人物,改了些他觉得读不顺的地方。
直到晚上回房间才发现脸晒得有些红。
吓得吕常从行李箱拿出罐补水面膜,厚厚涂上几层才安心下去。第二天怎么说也要林早冬口罩、帽子、外套给配上。
第二次围读,玻璃房里人少了一大半,昨天任一飞把配角的戏过完,特意留一天时间给林早冬和路今。
围读的圆沙发也搬到了靠着石砖墙壁那侧,阴凉不少。
人到的差不多,林早冬认了遍脸。
和任一飞隔着一个位置的地方坐着一个年轻男人,藏青色工装套装,脖颈出晃荡着一根银色吊坠,眼底含着倦怠。
是刚刚从国外飞长途回来的路今。
林早冬走过去,礼貌地伸出手:“路老师,我是林早冬。”
路今昂起头,眼神慢慢扫过,在他学生气的白衬衫打扮上停了几秒,捏住他手指上下摇晃,“早上好啊,阿宁哥。”
大概是没睡醒,他的声音都有些含糊,林早冬原以为他nl不分,两三秒后才明白路今叫的应该是他戏里面的姓。
在戏里他饰演的角色叫宁南巷,路今饰演桑海。
但叫的未免太亲密,林早冬不适应,又很快松了口气。
之前林早冬拍的第一部双男主剧相方楚衍也是个资源咖,见面第一天给他下了脸,后面拍戏让妆、涂黑脸是家常便饭。
好在后面因为x//d进了局子,虽然剧也跟着殉了,吕常却高兴地拉着他吃了顿宵夜当庆祝。
林早冬来之前做好过两个月苦日子的打算,路今的态度算意外之喜。
和其他主创人员问好,准备入座又犯了难。
任一飞是导演,他旁边的位置自然是留给一番的。
路今咖位高,他乐意坐在角落里都没人敢说,但二番却不能轻易坐在C位。
隔着几步远架着摄像机录花絮,林早冬习惯规避各种容易引起争议的点,一时站在路今面前没动,想着怎么开口让大佛挪窝。
他站的正好是阳光最好的角度,晒得鼻尖得沁出汗。
路今抬起腿碰了碰林早冬的裤腿,隔着黑色透气的布料,贴在一块又很快分开,神色看上去有些不耐。
林早冬思考的时候动作放缓,轻声细语地问:“怎么了?”
脸随着偏了几分,细碎的阳光从鬓角洒过,映衬出琥珀色的眼睛。
路今没有立刻说话,半眯起眼不知想到了什么,眼神失了焦,又很快恢复语气,“别挡光。”
他伸出手把人摁在沙发上后立刻松开手,一副赶快完事,我要回去补觉的大爷模样。
这个位置两边都有遮挡,晒不到一点太阳,舒服得林早冬眉眼都舒展开。
路今发话了,这个位置就自然引起不了争议。
他朝其他人笑笑,“昨天有些晒过了,我就不摘口罩。”
围读只是让演员对对台词,任一飞不管这些,随意摆摆手,让两个人直接开始。
任一飞挑了几处地方,让两个人试试感觉,林早冬是早有准备,过的很是顺利。
一小会剧本就顺了大半,附带着解决了几处台词的修改问题。
“15页中间那段对话,念念。”任一飞将剧本翻到后面。
这一段是桑海和宁南巷情感转变的关键节点。
一场海边吵架的戏份,难度不小,太直白过不了审,太含蓄又变成上下铺的兄弟情。
林早冬很认真,当即端坐拿起剧本,等着路今先开口。
“宁南巷!”路今再开口的时候,声线清了些许,带着少年意气,“昨天我生日,你去哪了?”
简单的一句台词,凭借着咬字断句,念出又急又气的委屈质问,情绪很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