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情巴巴

繁体版 简体版
剧情巴巴 > 你是不是对我有点偏瘫 > 第11章 试探

第11章 试探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宫中昼静,未时三刻,钟鸣三响。

宣政殿西侧偏厅,宫人早已净手熏香,几案上卷轴整齐,茶汤温热,殿门敞开一扇,春日光线斜斜投在檐下青石地砖上,映得柱影沉长如线。

皇帝今日未上朝,传旨要见太子一面。

太子萧景澄立于殿外,衣冠整肃。未时刚过,便有小黄门传旨:

“太子殿下请入。”

他应声而入,踏上御阶时脚步不快不慢,沿着青纹玉砖缓行入殿,声音沉稳:

“儿臣叩见父皇,愿圣躬安泰。”

皇帝正倚坐在御案后,手中拿着一本翻到一半的《礼统通录》,低着头并未立刻说话。过了一瞬,他才淡淡一声:

“平身吧。”

太子谢恩起身,站定于御案右下,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眼案上局势。

今日皇帝并未着朝袍,只穿内殿常服,玄色宽袖,边角绣云鹤纹,裘未解,发带松垂,眉心却极稳。他看上去像是“午后随性召儿子说说话”的父亲,但没人真敢信那是“随性”。

殿中风静如水。

皇帝目光不抬,仍看书卷,忽问:“近来太学讲得哪几卷?”

太子答:“启禀父皇,《周礼》大司徒篇已毕,今早讲至《小司寇》。”

“嗯。”皇帝将那页书翻过,语气不疾不徐,“太傅教你哪日回京的?”

“昨日清晨刚入京。因金陵修礼事毕,奉旨回朝。”

皇帝手中翻书的动作顿了一瞬。

“金陵气候温润,适合静学。倒也算朕为他寻了个好去处。”皇帝这句说得极轻,像不经意评价一个随口派出去的小臣,转而问道,“那你可有去接?”

“儿臣在宫未出,然太傅回府前,已遣人入东宫递了礼帖。”

“还守规矩。”皇帝淡淡一笑。

他手指轻叩着案面,语气像闲谈,又问:“你自幼随他读书,觉他性子如何?”

太子微一躬身,道:“太傅行事谨慎,待人有礼,授课严整而不苛,儿臣受益良多。”

“哦?谨慎有礼,严整不苛。”皇帝重复这几个词,像在品味,又像在思索,“若是为师者皆如是,天下学宫可得一半清明。”

太子恭敬不语。

皇帝终于放下书卷,抬头看他一眼:“应商……你还记得他是何年入朝?”

太子一愣,显是没想到这个问题。

“回禀父皇……是先帝十四年,自大理寺调任礼部,入朝为郎中。”

“不错。”皇帝点头,语气温和,“清寒出身,少有显门背景。可短短几年,便至太傅之位,也算仕途通达。”

他顿了顿,轻描淡写补了一句:“便是这等人,反倒最容易让人忘了他来路。”

太子垂眼未答,只低声应了一句:“太傅治学有年,言行恪守,未闻非议。”

“未闻,不等于未有。”皇帝语调依旧不冷不热。

殿中短暂寂静。

一旁内侍适时递茶,皇帝抿了一口,皱了下眉:“凉了。”

他随手放回盏托,又似随口问道:“那应家的嫡女,应如是,你近可识得?”

太子显然没料到此问,愣了一瞬:“儿臣……病中偶见几面,未曾深识。”

“听说她病愈之后,性子大变?学起了医?”

“……是。”太子低声答道,“太傅说,她近来在府中替人配药,倒也安分守己。”

“倒也勤。”皇帝轻笑一声,又道,“谢家那几个子女里,这个算是出挑了。”

他这句不咸不淡地说出,指节缓缓敲击在书案边缘,一下一下,像在打节拍。

“谢家……”他语气微顿,“从前不过庶出士族,后攀亲入宫,如今又连着太傅。”

“太子。”

“儿臣在。”

“你要记得,”皇帝抬眼看他,终于露出一丝真正的神色来,“这天下,不止靠出身。你靠得住的,不是谢家,也不是应家。是你自己。”

太子急忙俯首:“儿臣谨记。”

皇帝点头,语调却忽而轻缓:“起来罢。说了半日,你也累了。”

“明日随朕去宣德殿听讲,观《礼经》再修文。”他像是随口吩咐,“也让你太傅一同来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