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位帝王可称高瞻远瞩,只不过他做的事引起了太多修士的忌讳。
摘星楼绵延时间比四王朝更为漫长,虽然遵守着不出世的约定,但身处世间,就免不了俗事纷扰。
每隔三百年,他们会挑选十来个人,到其他王朝完成一些任务。
那被挑选出的修士是下任楼主的有力人选,也是佼佼者,可以掌握摘星楼在皇朝大部分的势力。
在出楼前他们经过无数次忠心的考验,理应忠诚,也自然有手段保证忠诚。
背叛很少发生。
江陵之事发生后,楼内有小部分异样声音又被压下。
为了完成当时容止提出的要求,也为了更好检测江陵的状态,派出摘星楼的人是有史以来最多的。
而当时隶属摘星楼、同时是下任继承人之一的季轻羽收到的命令是去探查容亭的弱点。她用了多种方式包括不限于刺杀、干涉朝政来试探容亭。
可正是这长达多次的试探之后,季轻羽背叛了摘星楼,选择支持容亭。
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耳光,甩在摘星楼的脸上啊。
摘星楼在天行仍有暗子,就在皇室之中,销声匿迹多年。
季轻羽不认识对方,可对方知道她。
容亭携季轻羽在皇宫中漫步,这还没什么,可暗子知晓他们共同见了已经退位的皇帝,事情就不对了。
摘星楼违背了不出世的约定,愤怒地想要把季轻羽和容亭粉碎,小部分的摘星楼势力同季轻羽一同背叛。但这也是杯水车薪。
摘星楼成功阻止了两人的举动。代价是暗子彻底暴露,被前前任天行帝王所杀。此后那位帝王也不知所踪。
容亭与季轻羽仓促中成婚,缔结道侣契约,容亭分了一半的寿命给季轻羽,又付诸诸多代价,方才将她从摘星楼中保了出来。
一切中道崩殂,计划付诸东流。
直到多年后睚眦必报的摘星楼仍在追杀,不肯放弃,将主意打到了年幼的太子上。
楼主出马,万无一失,这是最好的报复。他们期待着失去孩子的父母隙罅暗生,埋怨彼此。
谁料却被那位年幼的太子一击必杀。
在那时,摘星楼的变故才真正开始。
江陵漫不经心地收回瞥向东北方向的目光,将面具合到脸上。
此后摘星楼被联手的容亭和季轻羽弄散,各王朝专注于人造天道一事,那些潜移默化的修士对凡人的压制也有所消失。
这其中当然有新兴事物的萌芽,但那萌芽实在太过微小。
季轻羽容亭在外游离多年,再度回归天行。想必当初的心也淡了。如今也没有提起那些事过。
那位曾在归一宗任职的“犹为多情”的摄政王似乎对权力没有太大的热衷,毁了摘星楼就是他唯一的举措。他给他的赠礼的诚意都比对天行这个王朝来的大。
不知道那位皇太女能否继承父母的意志。
江陵不了解天行,也暂且没有兴趣去了解它的那些后续。
他很清楚,容亭和季轻羽想做的事情,其实没有摘星楼也不一定能够成功。
因为姑且不论临渊,也还有其他两个王朝在。它们都是修士所主导的王朝。
只是他拜托楼清霄寻找的不断派来修士试探的瀚海书院的院长,恰与天行这项举措相关。
书院是一样瀚海的新事物,自诞生起到像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过百年。
院长在瀚海建立的书院,是他此前在天行学习了解过的容亭夭折的计划之一。
不过这位院长不是照搬照抄的人,很聪明地去掉对修士不利的那部分加以改造,博得了江起澜的支持,书院蓬勃发展、势头迅猛,他本人在瀚海内也很有名气。
说到底这也不过是遂江起澜的愿。
可那位院长会遂自己的愿望吗?
寄希望于他人实现自己的愿望,是多么渺茫不切实际啊。
江陵把玩着面具,最后看了楼清霄一眼。
楼清霄又说希望自己能遂他愿一次。
哈,怎么可能。
眼前的这个人……江陵怀疑如果自己不能做到他想要的,最先动手的恐怕就是他。
这也不错,不是吗?
他笑出声,笑容中杀意凛然:“你来教导我吧,我相信你的水平。”
楼清霄对他的杀意视若无睹,也不谦虚:“那希望陛下也能承认,我是个不错的老师。”
江陵懒于反驳他自己的承认没有用处,倚靠在栏杆上,听远处的琴音。
暗色将他笼罩,唯有远处星点灯光照入眼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