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情巴巴

繁体版 简体版
剧情巴巴 > 辋川风月鉴 >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至情至义在少年

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至情至义在少年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开春倒春寒,王维身披貂裘,慵懒地缩在官署,崔思蕤正在帘后擦拭焦尾琴。贬谪济州的第二个年头,他早已习惯衙门后堂这间陋室的潮湿寒冷,墙皮脱落处爬满蛛网,倒与案头那卷《庄子》相得益彰。

又几日,残雪初融的济水河畔,王维披着半旧的青灰色氅衣,正蹲在芦苇丛中临摹春鸭戏水。狼毫笔尖忽地一颤,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一团乌云——对岸石滩上,白衣少年正踏着嶙峋怪石翩然而来,腰间长剑随着步伐轻叩玉珏,发出清越鸣响。

"摩诘兄!"那人隔着十丈春水朗声大笑,惊起一群白鹭,"三川五岳寻旧友,当属摩诘最风流。官署衙门我都去寻过了,原来你竟躲在这儿画鸭子!"话音未落,竟纵身跃上水面漂浮的枯木,竹叶般轻点几下便掠过河面。

“太白兄!”王维惊的手中画笔啪嗒落地,溅起几点朱砂,染红了素白袍角“五六载未见,太白兄风采更胜从前呀!”

李白抖落袍襟水珠,解下腰间酒葫芦仰头痛饮。琥珀色的酒液顺着下颌滑落,在阳光下凝成晶莹的珠子。"那年洛阳牡丹开得泼天泼地,你说要做个画尽天下山水的呆子,你果然做了那呆子,而我倒成了斩尽世间不平事的疯子。"他随手折了根芦苇,剑锋般指向天际流云,"别后,我去拜师,怎奈裴旻那老儿嫌我出身寒微,不肯收我为徒!白回到川蜀,赵蕤师父却说我骨相清奇,是块不可多得的好材料!于是,我就拜他为师,跟着他学习剑法和纵横之术。"

王维继续盯着水中野鸭,没有停下手里的画笔,嘴角却溢出微笑:“某曾有幸拜读过赵蕤先生的《长短经》,果然是不可多得的奇书呀!听闻先生在传川中的戴天山隐居,也增想去拜会,不料太白兄竟由此机缘,德育高人,真可惜可贺呀!”

李白潇洒地仰起头,大笑:“可喜可贺,岂可无酒?我瞧渡口有个小摊,我们去向店家讨酒喝。天下皆知赵蕤的数术是一绝,总有一日我要让世人皆咱我李白的文章……”

忽然一阵疾风掠过,芦苇杆尖寒芒暴涨。王维只觉耳畔生凉,转头见三枚透骨钉深深钉入身后柳树,尾羽犹自颤动。李白早已挡在他身前,剑鞘未出,单凭两根竹筷夹住了第四枚暗器。渡口茶棚里传来碗碟碎裂声,几个褐衣汉子撞翻桌椅夺路而逃。

"济州司马家的狗腿子。"李白冷笑一声,随手将暗器掷入河中,"上月他们强占药农的百年山参,被我削了半边发髻。"他忽然沉默,解下剑柄上系着的青梅香囊轻轻摩挲。王维记得这个绣着月牙纹的旧香囊,十六岁那年在洛阳酒肆,总见李白对着它发呆。

暮色渐浓时,二人登上云台峰。李白醉醺醺地舞剑,剑光搅碎满山桃花,惊起夜栖的寒鸦。他说起戴天山上的晨钟暮鼓,赵蕤师父教他辨认星象时总要在石棋盘上摆满青梅。

李白爱喝酒,酒量却一般,每次喝得微醺便咕哝起心事:"月儿小时候最喜欢吃那酸掉牙的梅子,不晓得二十多岁的她是否依旧喜欢吃梅子..."剑锋忽地凝在半空,一片花瓣缓缓裂成两半,"他被恶霸绑走,我再也寻不到她的踪迹了。这么多年,不知道她是否有梅子吃,可有人相陪?"

"昨日朱雀街来了西域杂耍班子,那吞火术看得人眼珠子都要掉出来!"李白灌了半囊蜀中烧刀子,喉结滚动间带出蜀地特有的辛辣酒气,"可惜你不在,若把那火舌比作朝廷的谏书,倒也应景得很!"他笑着拍案,震得茶盏里漾出圈圈涟漪,案头《长短经》残卷簌簌作响。

王维想起五六年前在洛阳河畔初见这位少年,彼时李白正在酒肆为被强壮壮丁的老妪解围。月光下正义凌然、潇洒不羁的侧影,竟与眼前执剑的侠客重叠。此刻李白衣襟上还沾着草屑,发间插着根歪斜的竹簪,想是连夜赶路的痕迹。"

在戴天山时,师父每日寅时便催我起来练剑。"李白突然放低声音,指尖摩挲着剑穗上的碧玉,"赵先生常说'剑如君子,须得藏锋于内',可这世道……"他猛地扯断半截剑穗,碎玉珠子滚落案底,"这不公的世道,偏要逼人以锋芒示人!"

王维轻叹一声,吟道:“艳色天下重,西施宁久微。朝为越溪女,暮作吴宫妃。贱日岂殊众,贵来方悟稀。邀人傅脂粉,不自著罗衣。君宠益娇态,君怜无是非。当时浣纱伴,莫得同车归。持谢邻家子,效颦安可希。”李白不语,只是猛地灌酒,边喝年唤“月儿,你看,月圆了……”

十日后,祖咏策马而来时,正是济州北山枫叶将红未红的时节。他裹着件半旧的青布袍,袖中探出半截羊毫笔,见王维便笑:"摩诘兄,你这贬谪当得自在,倒是比咱们在长安时更见俊雅清贵,这般风流姿态,难怪令公主沉醉痴迷,的确当得起我大唐第一美男。"说话间,突然瞥见李白正在溪畔练剑,剑光过处惊飞白鹭,不由抚掌:"好个潇洒的太白谪仙!这剑势倒,比张旭的狂草还要恣意!"

提起玉真公主,踩到王维的痛处,他冷哼一声,上来给他一拳:“祖老三,休得胡言!若你能管着的这张毫无把门的破嘴,倒也不必跟我一般也被贬!”三人哈哈大笑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