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情巴巴

繁体版 简体版
剧情巴巴 > 辋川风月鉴 >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伤心无奈非一人

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伤心无奈非一人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残阳如血,将济州城外的黄河染成耀眼的赤金色。王维站在决口的堤岸上,官袍下摆沾满泥浆,手中堪舆图被河风吹得猎猎作响。远处民夫们扛着沙袋在及膝的浊浪里蹒跚,号子声混着浪涛拍岸的轰鸣,震得人耳膜生疼。

"摩诘贤弟,你看这柳木桩。"刺史裴耀卿突然蹲下身,青竹般的手指抚过新筑的堤基。王维跟着俯身,见碗口粗的木桩断面竟泛着诡异的青黑色,凑近时还有淡淡腥气。

雨点就在这时砸下来。王维的幞头瞬间湿透,雨水顺着眉骨流进眼睛。他抹了把脸,声音几乎要被风雨吞没:"这不是寻常虫蛀,倒像是......"

"腐心散。"裴耀卿从袖中取出银针,刺入木桩时针尖霎时发乌,"前朝工部用来销毁账册的秘药,遇水三日便能蚀穿铁器。"他说着突然咳嗽起来,素白的面庞泛起病态潮红。这位以治水闻名的刺史,已在堤上守了五天五夜。

王维心头一凛。这么恶毒的心思,不知道究竟是何人如此狠毒?是裴刺史的政敌,想要治他于死地?还是,自己有什么仇人,想要自己功亏于溃?但不管是哪种,若非位高权重便弄不来这“腐心散”,无论此人是谁,丝毫不顾念济州百姓的死活,只为一己私欲而用阴私的手段破坏抗洪防汛,都罪无可恕。

远处崔家以及其他几大世家送来的赈灾粮车,正在卸货,檀木车辕上鎏金崔氏族徽在雨中明灭。他想起离京那日,表姐崔嘉屹将装着玉竹参的锦盒塞进他行囊,葱白指尖在寒风中颤如蝶翼:"三年之约,妾当焚香以待。"

这一日,一封家书如秋风中的鸿雁,匆匆飞至济州。信中言母亲崔招身体不适,王维与崔思蕤心急如焚,将此事禀明了裴耀卿,便顾不上收拾行囊,便策马扬鞭,日夜兼程赶回长安。一路上,秋风在耳边呼啸,仿佛是命运的催促。

家有老人的中年人,最怕听到的就是“生病”二字。收到家书,王维心中满是担忧,脑海中不断浮现母亲慈祥的面容,那温暖的笑容此刻却如同镜花水月,让他心生恐惧。

待他们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,方知是母亲思念过度,编了个生病的由头,想见一见远方的游子。崔招看着眼前两个风尘仆仆的孩子,眼中满是心疼与欣慰,拉着他们的手,久久不愿松开。

王维看着母亲苍老的容颜,想起父亲早逝,母亲为这个家的付出,不由得也是一阵心酸,崔招看着儿子在济州修水坝、收粮草,而晒黑的脸庞,想起放在心尖上娇养的大儿子,这些年背井离乡,官场上相当坎坷,也是一阵伤怀。还好有崔思蕤在旁是不是说个笑话、开个玩笑,缓和气氛。王维望着她,感激地笑了。

正如王维和裴耀卿预想,王维离开济州,济州不再出现“腐心散”,大坝顺利竣工,洪水得到控制,官民无不欢呼雀跃。王维心里也似乎更明白些了。如果那个人是冲着自己来的,那么自己宁可远离官场,也不愿意让老百姓遭殃。

然而,屋内气氛却因崔嘉屹的一番话而变得凝重起来。崔嘉屹,王维的表姐兼名义上的正妻,虽身患重病,却依旧气质出尘。她轻轻咳嗽了几声,声音微弱却坚定:“三年之期已到,表弟......你……可有话与我说?”王维心中一紧,当年他因怕崔嘉屹中毒身亡,为激起她生的欲望,定下了三年之约。如今三年已过,可他心中满是纠结。

崔嘉屹微微仰头,银色的裙踞端庄落座,眼神中带着一丝决绝,嘴角却依然噙着笑意:“谢谢表弟以三年为期,燃起了我生活的斗志。不过,现在,不用你告知我夏岩的情况了,前些天,他找来王家了。”王维和崔思蕤对视一眼,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。他们心中明白,夏岩此人别有用心,当年他救崔嘉屹就是一场故意设计好的戏码。崔九早已查明,夏岩是当年还是太子的李隆基安排接近崔家的探子。

王维紧握双拳,指节泛白,怒声道:“无耻竖子,他怎能如此欺人太甚!”崔思蕤也气得满脸通红:“阿姐,你怎能跟他走?他居心叵测啊!这一点,我们都心知肚明,包括九哥,只有阿姐,你当局者迷呀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